没买,但是关注了,关注的原因是高标股。
这个票早上快速冲高的时候,还在想要不要打板买,想了半天,觉得已经这么高了,还是走分歧更安全,快速拉升,反而不好,然后就看到冲击涨停的时候被砸了,一度翻绿到-5左右,然后觉得要完,就没在注意(这个毛病常犯),后来震荡的时候就一直观察,想低吸打板,理由是啥,想来想去,想明白了一件事儿。
盈亏比,这个词儿也是自打炒股就听说过的,但是也就是那一刻才理解,盈亏比这玩意儿,我觉得不能乱用,至少不能用到低位股上,只能用到这种高标上,结合这两天割肉来看,高位一般都是2-3个跌停,那么做高位的时候,最少也要保证自己买入后能吃到2个板,这是最少的,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覆盖掉崩溃带来的亏损,所以做高位股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盈亏比,低吸的越低,盈亏比越划算,不过等我想明白之后这票就拉倒7%了,所以也就没买。
市场联动性,这是个新发现,主要是中粮资本上板的时候我注意到了另一个票,中油资本,然后把它们的分时线叠加后发现,中粮资本封板是被中油资本带动的,而且从分时上看,中粮资本基本上也是在看中油资本的脸色,而中油资本的上涨逻辑是1、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总理致辞发言提到了跨境支付,而中油资本参股昆仑银行,昆仑银行主要是为中东被制裁客户提供服务的,绝对跨境支付。2、金砖国家22号-24号领导人峰会,然后推广金砖支付系统。这个是今天跨境支付的炒作逻辑,也是中油资本的炒作逻辑,但是因为中油资本又是中字头,所以成了中粮资本上板的助力。
从一个题材到同一个板块再到个股,虽然彼此间并非是相同炒作逻辑,但是因为同在一个板块,然后就成了助力,当然成也萧何败萧何,下午炸板的时候也是中油资本带崩的中粮资本,最后中油资本回封,中粮资本折戟沉沙。
今天还想起了一本小说里的一段话
“历史的规律告诉人们,矫枉必过正,理论上说,这其中的一个‘过’字就是花不完的钱。”
下面是我的理解。
连续上涨(赚钱)是不正常的
连续下跌(亏钱)是不正常的
不涨不跌(不亏不赚),涨涨(赚赚)跌跌(亏亏)才是正常的
故:涨(赚)多了跌(亏),跌(亏)多了涨(赚)。
涨(赚)跌(亏)之间,情绪,起起伏伏。
于是也就有了矫枉。
而矫枉必过正。
一个“过”字,就是钱,所以要学会分辨“过”,把握“过”。
人世间没啥新鲜事儿,万事万物皆不过如此,所谓矫枉,即是道德经中所说,天之道损有余而奉不足,人之道则不然。但是不管人之道多么的不然,最终也一定会败在天道之下。
有正必有枉,有枉必矫正。
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