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业航天和卫星互联网现状及整体逻辑
商业航天的发展主要跟随欧美国家的战略。国内的星网和上海G60星座在2020年后开始初步发展,预计在2025年至2027年进入业务型主网阶段。
高轨中继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在国内外均有显著进展,预计未来几年将进一步成熟。
二、产业链各环节情况
1. 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情况
上游:主要包括卫星制造和火箭发射。国内火箭运力与猎鹰9号相当,但由于没有可回收火箭,运费是其5到10倍。液体火箭的发展是未来主流方向,能够降低运载成本。
中游:包括卫星的运营和维护。通信卫星的运营主要由新网和上海源信负责,供应链体系有较大差别。新网依赖传统研究单位,而商业航天公司逐步参与。
下游:包括卫星通信服务的提供和用户终端设备。激光通信技术仍不成熟,主要由传统单位引领,国内激光终端主要由国内厂家生产,国外禁运不直接销售给中国。
2. 不同环节的空间或价值量
单颗试验卫星成本高达3000万至5000万元,批量制造可降低至1000万元左右。具体成本与卫星功能和技术难度有关。
项目天线成本一般占平台成本一半或更多,相控阵天线占载荷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一颗卫星规划2000万为例,载荷成本约1000万,相控阵天线约四五百万。
激光终端前期成本约600万,量产后目标成本为两三百万一个终端。
三、卫星通讯和火箭运力
1. 卫星通讯的主导和参与
卫星通讯主要由国家主导,民营企业主要参与零部件制造。火箭部分有很多民营公司参与,国家和商业航天同步发展。
预计在2025年至2026年间,国家和商业航天在可回收火箭上会有突破。
2. 运力级别和国内外差距
目前我国火箭运力与猎鹰9号相当,但由于没有可回收火箭,运费是其5到10倍。液体火箭的发展是未来主流方向,能够降低运载成本。
3. 单颗卫星的制造成本和后续运营成本
单颗试验卫星成本高达3000万至5000万元,批量制造可降低至1000万元左右。具体成本与卫星功能和技术难度有关。
4. 产业链的最大难点
成本和技术路线是主要难点。低成本可回收火箭降低了成本,技术难度高的数字再生通信体制增加了不确定性。
5. 卫星制造到发射再到运营的周期
单颗卫星制造已经实现批量化,一年可生产几百颗卫星,火箭制造也可一年生产多发。卫星运营需具备一定规模,至少具备百科基准利率,星座部署才能实现全球无缝覆盖。预计一两年内可构建初步用户容量不大的通讯网,后续可根据用户发展扩充。
四、卫星制造专业零部件及技术情况
1. 专业零部件和核心设备
项目天线成本一般占平台成本一半或更多,相控阵天线占载荷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一颗卫星规划2000万为例,载荷成本约1000万,相控阵天线约四五百万。
激光通信技术在国外成熟,国内需提高技术成熟度。
2. 大规模新增主网运营成本
激光终端前期成本约600万,量产后目标成本为两三百万一个终端。源信G60为透明转发通信卫星,载荷成本在1000万以内,批量生产成本更低,但需依赖地面站建设。
3. 国内外卫星制造成本差距
火箭运载成本是最大的差距,卫星制造成本可通过批量化降低,其他主要是技术程度带来的问题。
4. 高轨卫星向低轨卫星切入的原因和逻辑
全球高轨卫星逐渐被低轨卫星取代,国内高轨卫星发展是因为低轨发展不顺利。高轨卫星主要用于区域性服务和军用通信,当前是低轨发展不足的补充手段。
五、火箭回收技术及未来成本
1. 国内民营火箭垂直回收技术进展
国内火箭回收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预计达到可重复使用还需两三年时间。
2. 两三年后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制造成本
两三年后国内火箭制造成本预计每公斤10万元或更低。
六、激光通信和相控阵天线市场情况
1. 国内外激光通信主要供应商
国内激光终端主要由国内厂家生产,国外禁运不直接销售给中国。主要厂家包括五院504所、704所、中科院等,其他初创公司产品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由体制内单位承担主力。
2. 相控阵天线的主要玩家和整体情况
相控阵天线的主要供应商包括504、中建54所、29所、华星、天威等公司,核心产业是TR芯片,主要由13所和55所提供,其他公司在新网上的占比较大,目前芯片供应尚未达到大规模生产阶段。
七、G20整体情况和天火火箭发射失误影响
1. G20整体情况
T60项目今年开始部署,计划发射108颗卫星,预计2025年进行初步运营或测试,成本较低,火箭成本高但量不大,未来可能通过可回收火箭降低成本。
2. 天火火箭发射失误影响
火箭发展进度不如预期,整体推进缓慢,前期成本高,未来不确定性较大,预期不高。
八、政府政策和国内卫星通讯需求
1. 政府推进航空航天政策
政策稳步推进,但未明确支持商业航天,一级市场投资看好航空航天,国家希望通过国企央企带动卫星互联网发展,未来可能放开商业航天准入门槛。
2. 国内卫星通讯需求与国外差异
卫星通讯发展类似5G,应用场景尚未成熟,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发展,未来可能通过基础建设带动应用。
九、SARS现金流和中国测绘遥感卫星
1. SARS现金流实现平衡
Vcx平台现金流实现平衡并开始盈利,用户量从100多万增长到两三百万,未来目标是千万级用户,俄乌战争等事件推动军用市场和金融市场需求增长。
2. 中国测绘遥感卫星与美国差距
中国遥感卫星技术接近国际水平,但商业运营和应用尚未成熟,未来可能由商业公司主导发展。
十、商业航天准入门槛与低轨卫星组网挑战
1. 商业航天准入门槛与美国差距
商业航天的民营机制和法律法规不够明确,国家对商业航天的支持政策也不够明确,尤其在通信卫星方面。此外,国家在牌照和运营许可方面的限制也对商业航天发展造成了较大障碍,类似于地面通信的发展限制。
2. 低轨卫星组网挑战
大规模组网的主要挑战在于火箭运载成本和卫星技术,尤其是通信体制和路由协议的成熟度,以及激光通信的稳定性。新网采用数字再生的技术体制,而G60采用透明转换体制,前者技术难度较大,后者技术较为成熟。由于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原因,中国在海外布局地面站存在困难,技术难度较大。
3. 新网发展阶段
新网已经从前期阶段发展到2.0阶段,卫星规模和技术有很大变化,包括更大的象征天线和新的通讯频段,未来将与运营商合作,实现手机直连。未来的发展方向是6G新地面天地一体化网络。国内的新网技术还不成熟,处于初级验证阶段。
Q∓A
Q1: 请问目前商业航天和卫星互联网的现状和整体逻辑是什么?目前处于产业周期的哪个阶段?
A1: 国际上,商业航天发展主要跟随欧美国家战略。国内的星网和上海G60星座在2020年后开始初步发展,预计在2025年至2027年进入业务型主网阶段。
Q2: 请问目前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的情况如何?不同环节的空间或价值量如何?
A2: 通信卫星的运营主要由新网和上海源信负责,供应链体系有较大差别。新网依赖传统研究单位,而商业航天公司逐步参与。激光通信技术仍不成熟,主要由传统单位引领。
Q3: 请问卫星通讯是否主要由国家主导,民营企业主要参与零部件制造?
A3: 火箭部分有很多民营公司参与,国家和商业航天同步发展。预计在2025年至2026年间,国家和商业航天在可回收火箭上会有突破。
Q4: 请问目前运力的级别如何?国内外的运力差距如何?
A4: 目前我国火箭运力与猎鹰9号相当,但由于没有可回收火箭,运费是其5到10倍。液体火箭的发展是未来主流方向,能够降低运载成本。
Q5: 请问单个卫星的制造成本和后续运营成本是多少?
A5: 单颗试验卫星成本高达3000万至5000万元,批量制造可降低至1000万元左右。具体成本与卫星功能和技术难度有关。
Q6: 请问目前产业链的最大难点是控成本还是应用场景?
A6: 成本和技术路线是主要难点。低成本可回收火箭降低了成本,技术难度高的数字再生通信体制增加了不确定性。
Q7: 一颗卫星从制造到发射再到运营的周期是多长?
A7: 单颗卫星制造已实现批量化,一年可生产几百颗卫星,火箭制造也可一年生产多发。预计一两年内可构建初步用户容量不大的通讯网,后续可根据用户发展扩充。
Q8: 卫星制造方面有哪些专业零部件,目前技术情况如何?卫星载荷的核心设备有哪些?单颗卫星制造需要多少零部件及其价值量和技术水平如何?
A8: 项目天线成本一般占平台成本一半或更多,相控阵天线占载荷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一颗卫星规划2,000万为例,载荷成本约1,000万,相控阵天线约四五百万。项目天线技术成熟,成本路径清晰,5G通信倾向处理技术仍需突破。激光通信技术在国外成熟,国内需提高技术成熟度。大规模新增主网运营成本高,激光终端前期成本约600万,量产后目标成本为两三百万一个终端。源信G60为透明转发通信卫星,载荷成本在1,000万以内,批量生产成本更低,但需依赖地面站建设。
Q9: 国内和国外在卫星制造成本方面的差距主要在哪些零部件上?
A9: 火箭运载成本是最大的差距,卫星制造成本可通过批量化降低,其他主要是技术程度带来的问题。
Q10: 高轨卫星向低轨卫星切入的原因和逻辑是什么?高轨和低轨卫星在成本及技术优劣势方面如何?
A10: 全球高轨卫星逐渐被低轨卫星取代,国内高轨卫星发展是因为低轨发展不顺利。高轨卫星主要用于区域性服务和军用通信,当前是低轨发展不足的补充手段。
Q11: 国内民营火箭垂直回收技术的进展如何?回收高度和实验进度如何?
A11: 国内火箭回收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预计达到可重复使用还需两三年时间。
Q12: 两三年后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制造成本预计会是多少?
A12: 两三年后国内火箭制造成本预计每公斤10万元或更低。
Q13: 国内外激光通信的主要供应商有哪些?国内主要品种和国外玩家的差距在哪些方面?
A13: 国内激光终端主要由国内厂家生产,国外禁运不直接销售给中国。主要厂家包括五院504所、704所、中科院等,其他初创公司产品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由体制内单位承担主力。
Q14: 目前市场上相控阵的主要玩家和整体情况如何?
A14: 相控阵天线的主要供应商包括504、中建54所、29所、华星、天威等公司,核心产业是TR芯片,主要由13所和55所提供。其他公司在新网上的占比较大,目前芯片供应尚未达到大规模生产阶段。
Q15: 近期G20整体情况是什么?大家对它的预期如何?
A15: T60项目今年开始部署,计划发射108颗卫星,预计2025年进行初步运营或测试。成本较低,火箭成本高但量不大,未来可能通过可回收火箭降低成本。
Q16: 天津火车火箭发射失误事件对卫星和国营企业的发展及发射量有何影响?
A16: 火箭发展进度不如预期,整体推进缓慢,前期成本高,未来不确定性较大,预期不高。
Q17: 政府在推进航空航天政策方面有哪些实际意义的政策落地?
A17: 政策稳步推进,但未明确支持商业航天。一级市场投资看好航空航天,国家希望通过国企央企带动卫星互联网发展,未来可能放开商业航天准入门槛。
Q18: 国内卫星通讯需求与国外相比有何差异?
A18: 卫星通讯发展类似5G,应用场景尚未成熟,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发展,未来可能通过基础建设带动应用。
Q19: 业内如何看待SARS现金流实现平衡?
A19: Vcx平台现金流实现平衡并开始盈利,用户量从100多万增长到两三百万,未来目标是千万级用户。俄乌战争等事件推动军用市场和金融市场需求增长。
Q20: 中国测绘遥感卫星与美国相比有哪些差距?
A20: 中国遥感卫星技术接近国际水平,但商业运营和应用尚未成熟,未来可能由商业公司主导发展。
Q21: 商业航天对民营的准入门槛与美国相比有哪些差距?行业进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21: 商业航天在顶层规划、法律法规和支持政策上不够明确,尤其在通信卫星方面。国家在牌照和运营许可方面的限制也对商业航天发展造成了较大障碍。遥感领域由于国家管理和限制较少,商业公司参与较多,而导航领域由于频率和资质限制,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